從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又一次聚焦,再到這次全國兩會上共商國是時深入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重大部署為國有企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實現路徑。徐港集團因企制宜,不斷推出新舉措、增強新動能、展現新作為。
聚焦業務創新,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徐港集團圍繞業務創新,不斷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開通徐州至青島班列、徐州至成渝班列、鐵礦砂港際專列、上海港ICT集裝箱“陸改水”、大型設備集港轉運澳洲業務,完成“徐州-上海-荷蘭”首單中歐國際業務,開辟徐州—太倉—新羅西斯克業界最快的全國獨家直航航線。今年2月,順堤河作業區又首次成功運行鋯英砂班列。創新,使徐港集團在開拓新運輸通道、豐富新貨物品類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緊扣改革管理,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潛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徐港集團著眼于深化經營機制、激勵機制、精細化管理等改革,不斷打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2023年實施“2+1”新業務拓展專項活動,新開發客戶87家,貨物進港量130.79萬噸,網絡貨運平臺運輸量12.99萬噸;推行大宗物資集中采購工作,開展集采18項,節省成本100多萬元。2024年,實施營銷激勵機制,開展非營銷人員新業務拓展活動,營造全員關注營銷、全員參與營銷的良好氛圍。招標集采已完成13項,成本節支超13萬元,港口生產服務外包費比2023年壓降20%。
圍繞優勢資源,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徐港集團堅持從實際出發,緊跟國家行業政策,放大優勢資源效應,成功融入國家樞紐體系和物流網絡,入圍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項目和連徐淮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項目名錄,順堤河一期儲煤功能提升項目、二期項目如期開工,國家樞紐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服務“343”產業集群,今年3月,徐港集團在豐縣成功舉辦發展推介會,將港口物流鏈融入地方實體經濟產業鏈,促進了徐州市交通樞紐建設和區域物流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發展。
新理論引領新實踐,徐港集團將繼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堅持不懈地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
吳春鴻/文 張新港 陳明 肖紅/圖
微信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