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交始終踐行“乘客所需 公交所為”企業宗旨,實施“一線一策”運營改革,加快推進線網規劃,推出微循環公交、“彭城七里”定制文脈公交、增建智能電子站牌、更新純電動車等,提升運營效率和市民出行體驗,增加公交吸引力。集團榮獲“徐州市高質量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先進集體”,公交雷鋒平安志愿者服務驛站獲評“全省交通運輸志愿服務標準化站點”,10路線獲評“江蘇省最美交通人”,91線路獲評“江蘇省青年文明號”,12個集體獲評“一星級江蘇省青年文明號”。
民生工程不斷“出新”。圍繞市民出行需求,今年新辟優化調整線路43條,完成全年計劃107.5%;135條常規線路實施“一線一策”運營改革,千公里收入和運量均有提升;開通10條微循環線路,69個公交站點變更為地鐵口站名,推動三網融合;推出我市首條預約響應式定制微循環線路,實現了“人等車”到“車找人”的轉變;完成300個電子站牌建設,提高出行效率;完成4處重點工程建設;車輛提檔升級,更新純電動車80輛;在“全國敬老文明號”14路、“江蘇省敬老文明號”61路等多條線路推廣適老化服務;推出37路公交愛心陽光專線、設置全市首處盲文站牌,方便視障人士乘車;完成助力假日經理、徐馬賽事和5場演唱會等大型活動運輸保障任務。
市場化發展不斷“拓新”。全員推廣“徐州出行”APP,實現校園公交、定制公交、零散包車等業務線上下單;定制業務市場再擴大,定制收入再增加;公交外修實體店服務品質得到廣泛稱贊;民生物流業務再拓展,“交郵融合”業務投入公交線路28條,業務覆蓋網點56個,新增融合順豐“驛收發”網點7處;組建物業公司;通過推行谷時充電、以養代修等舉措,壓降經營成本。
文旅項目不斷“增新”。挖掘“公交+文旅”融合潛力,以“五園三區兩主題”為主線,推出“彭城七里”文脈線、“漫游彭城”雙層觀光巴士旅游線、“1314”環湖線等富有徐州特色的22條文旅線路,打造“文脈主題車”“賞花主題車”“非遺主題車”等網紅打卡車廂,建成運營我市首家“特種兵旅游集散中心”,與“漢風徐來 潮游彭城”徐州漢文化旅游節等活動形成聯動,得到市民、游客認可。
文化軟實力不斷“刷新”。推行星級服務,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成功舉辦“全市公交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加大典型培樹,楊鵬鵬獲評“全省交通系統勞動模范”,李根和王石龍獲評“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朱杰等8名駕駛員獲評泉山區、經開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劉艷軍榮獲“第三屆勞模故事宣講大賽二等獎”等。“好人文化”得以生根結果:12路駕駛員陳振救火事跡在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80路公交車駕駛員周新救助發病乘客被中國江蘇網點贊報道;收到市民表揚4800余起,乘客滿意度持續攀升。一年來,徐州公交多個高光時刻見諸報端,頻頻受到包括央視、新華日報、“學習強國”平臺等媒體的關注。
向未來,再出發。2025年,奮勇爭先、接續奮斗的徐州公交人將以滿足市民美好出行為前進動力,緊扣“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打造保障有力、服務優質、管理精細的公交企業,讓公交出行更好地惠及民生。
高燕芳